400-007-1218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激光焊接在储能电池生产中的应用

来源:博特精密发布时间:2025-11-07 05:12:00

激光焊接:储能电池精密制造的“关键工艺”



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,电池系统的安全性、一致性和使用寿命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。激光焊接技术凭借其高精度、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特点,正成为储能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工艺,为大规模储能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。


一、技术优势奠定应用基础


激光焊接采用高能量密度激光束作为热源,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后作用于金属材料表面,使其瞬间熔化并形成冶金结合。这种独特的加工方式使其在电池制造中展现出显著优势:首先,激光束直径可达微米级别,能够实现0.1mm以下的精密焊接,满足薄壁电池结构的加工需求;其次,焊接过程中热影响区极小,有效避免了电芯内部材料的损伤;再者,非接触式的加工特性避免了电极材料的机械应力,保证了电池结构的完整性。


二、电芯制造环节的关键应用


在电芯制造阶段,激光焊接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极耳焊接是其中最典型的应用场景,需要将厚度仅0.05-0.2mm的铝箔或铜箔极耳可靠地连接到电极上。传统焊接方式易出现虚焊、过焊等问题,而激光焊接通过精确控制能量输出,可实现完美的冶金结合,电阻率降低15%以上。以某知名电池企业为例,采用脉冲激光焊接工艺后,极耳焊接良品率从93%提升至99.5%,同时焊接速度达到每分钟60个以上。


在方形电池壳体焊接中,激光焊接同样表现出色。采用振镜扫描焊接系统,可在0.8-1.2mm厚的不锈钢或铝合金壳体上实现连续密封焊接,焊缝深度一致性好,确保了电芯的长期密封性能。特别是在防爆阀焊接这种关键工序中,激光焊接既能保证可靠的连接强度,又不会影响防爆阀的预定爆破压力,为电池安全上了“双保险”。


三、电池包组装的技术突破


在电池模组和包层级,激光焊接的应用更为广泛。Busbar(汇流排)焊接是模组组装的核心工序,需要将多个电芯通过铝制或铜制汇流排连接。采用光纤激光焊接系统,可在0.5秒内完成一个焊接点,焊缝熔深稳定在0.3-0.5mm,接触电阻离散性控制在3%以内。这种一致性对保障电池组循环寿命至关重要。


近年来,远程激光焊接(RLW)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。该技术通过机器人配合扫描振镜,可在数米工作距离内实现快速定位焊接,使电池模组的焊接效率提升40%以上。同时,搭载实时监测系统的智能激光焊机能够对每个焊点进行质量评估,实现100%在线检测,显著降低了质量风险。


四、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


随着储能电池向更高能量密度、更大规格尺寸发展,激光焊接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。异种材料焊接成为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,特别是铜铝之间的焊接,由于两种材料物理性能差异大,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。目前行业正在开发摆动焊接、复合焊接等新工艺,通过控制热输入和熔池流动来改善焊缝质量。


智能化是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。将激光焊接与机器视觉、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,实现焊接参数的自动优化和缺陷的智能诊断,正在成为行业共识。某龙头企业开发的智能焊接平台,已能根据材料表面状态自动调整焊接策略,使不良率降低至0.01%以下。


结语


作为精密制造领域的代表性技术,激光焊接正在储能电池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从单个电芯到完整电池系统,激光焊接技术贯穿了整个制造流程,为储能电池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提供了坚实保障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,激光焊接必将在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为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。


推荐新闻

在线客服

提交信息,免费获取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