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007-1218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电池厂导入新激光焊接设备的成功案例分享

来源:博特精密发布时间:2025-11-09 02:48:00

电池厂导入新激光焊接设备的成功案例分享



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某知名电池制造企业(以下简称“A公司”)面临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迫切需求。原有的传统焊接技术已无法满足高精度、高一致性的生产要求,尤其在动力电池模组焊接环节,焊缝质量直接影响了电池的安全性与循环寿命。为此,A公司决定引入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,并于2022年成功完成设备导入与生产应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
一、背景与挑战


A公司原有焊接工艺主要采用电阻焊和电弧焊,存在以下问题:


1.焊缝一致性差:传统焊接热影响区较大,易导致电芯极柱或连接片变形,影响导电性能。


2.效率低下:单点焊接周期长,难以匹配自动化产线的高速节拍。


3.良品率偏低:焊后需人工检测,漏检风险高,且返工成本高昂。


4.材料局限性:对铝、铜等高反材料焊接效果不稳定,限制了新材料应用。


二、解决方案:激光焊接设备导入


A公司经过多方调研,最终选定一款高性能光纤激光焊接系统,具备以下特点:


-高精度振镜系统:焊接速度达20m/min,定位精度±0.1mm,支持复杂轨迹焊接。


-自适应功率控制:实时监测焊缝形态,动态调整激光参数,适应不同材料厚度。


-闭环冷却系统:确保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行稳定性。


-集成视觉定位:通过CCD相机自动校正工件位置,实现全自动化作业。


三、实施过程


1.产线改造与调试


设备供应商派驻工程师团队,与A公司技术部门协作,对原有产线进行模块化改造。通过模拟焊接测试,优化了激光功率、频率及离焦量等参数,确保铝-铜异种材料焊接的可靠性。


2.人员培训与标准建立


组织操作人员参加理论+实操培训,掌握设备维护与故障排查技能。同时,制定了《激光焊接工艺规范》和《焊缝质量检测标准》,明确无损检测(X射线检测、超声波检测)流程。


3.试生产与数据验证


在三个月试运行期间,对5000组电池模组进行跟踪测试。数据显示:


-焊接效率:单模组焊接时间由原45秒缩短至12秒;


-良品率:从92%提升至99.5%;


-焊缝强度:拉伸测试合格率100%,无虚焊、裂纹等缺陷。


四、成果与效益


1.经济效益


-年产能提升30%,直接增加营收约2000万元;


-返工率降低使每年节约成本约150万元;


-设备投资回收期预计小于1.5年。


2.技术突破


-实现0.3mm超薄板材焊接,为下一代轻量化电池研发奠定基础;


-焊接过程无飞溅、无污染,契合清洁生产要求。


3.行业影响力


该案例成为行业标杆,吸引多家同行企业参观学习,推动激光焊接技术在电池制造领域的普及应用。


五、经验总结


A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:


-前瞻性规划:将技术升级纳入企业战略,提前布局资源;


-跨部门协同:生产、研发、质量部门全程参与,快速解决集成问题;


-供应商深度合作:与设备商共建故障预警机制,保障长期稳定运行。


结语


激光焊接技术的导入不仅是A公司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一步,更印证了“技术驱动品质”的行业趋势。未来,随着复合焊接、智能监测等技术的融合,电池制造工艺必将迈向更高精度与可靠性的新阶段。


推荐新闻

在线客服

提交信息,免费获取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