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007-1218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小幅面激光切割在显示面板行业的微细切割方案

来源:博特精密发布时间:2025-11-10 02:12:00

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显示面板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窗口,正朝着更高分辨率、更柔性化、更无边化和异形化的方向疾速演进。从智能手机的全面屏、曲面屏,到可折叠/可卷曲设备,再到AR/VR微显示器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异形屏幕,传统的机械切割方式已难以满足这些尖端产品对精度、效率和良率的苛刻要求。



在此背景下,小幅面激光切割技术以其“精准、灵活、无接触”的独特优势,已成为显示面板行业微细加工不可或缺的核心解决方案。


一、传统切割之殇与激光切割之兴


传统的显示面板切割主要依赖金刚石砂轮进行的机械切割。这种方式虽然成本较低,但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:


1.应力与微裂纹:机械刀轮在施加压力进行切割时,不可避免地会在脆性的玻璃基板内部产生应力集中和微观裂纹,这些缺陷在后续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扩展,导致面板强度下降甚至直接破裂。


2.精度限制:对于曲率复杂(如手机R角)或异形(如摄像头挖孔)的切割,机械刀轮的路径控制精度有限,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复杂轮廓加工。


3.污染问题: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玻璃碎屑和粉尘可能污染精密的显示面板内部,影响产品良率。


4.适用性窄:无法适用于柔性OLED等非刚性基板的切割。


激光切割技术,特别是小幅面、高精度的紫外/绿光激光技术,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难题。它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非接触地作用于材料,通过“冷加工”机制(主要是光化学裂解作用)实现材料的精准分离。


二、小幅面激光切割的核心优势


“小幅面”通常指加工范围在数百毫米见方以内的精密激光加工系统,特别适合手机屏、智能手表屏等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的加工。其核心优势体现在:


1.超高精度与极致切缝:激光束可被聚焦到微米级的光斑,从而实现极窄的切割道(Kerf),通常在10-30微米之间。这极大地减少了材料浪费,是实现“窄边框”甚至“无边框”设计的物理基础。


2.无应力“冷加工”:紫外等短波长激光的能量能被材料高效吸收,直接破坏材料的化学键,而不是通过热熔化。这使得切割过程几乎不产生热影响区(HAZ),避免了热应力导致的微裂纹,显著提升了切割边缘的强度和品质。


3.无与伦比的灵活性:激光切割的路径由软件和振镜系统控制,无需更换刀具。只需在电脑上修改图形,即可瞬间切换直线、曲线、异形孔等任何复杂形状的切割方案,极大地缩短了产品换型时间,特别适合多品种、小批量的柔性生产。


4.广泛的材料适应性:从刚性玻璃基板(CoverGlass,CG)、偏光片,到柔性聚酰亚胺(PI)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等OLED用薄膜材料,再到触摸传感器中的ITO玻璃,激光参数均可通过调整以适应,实现“一机多用”。


5.高良率与自动化:非接触式加工避免了物理污染,配合机器视觉的自动定位与瑕疵检测,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的高精度对位和切割,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与良率。


三、关键技术工艺与应用场景


在实际生产中,小幅面激光切割系统通常集成了多项精密技术:


光源选择:


紫外激光(UVLaser):是目前的主流选择。其光子能量高,适用于绝大多数显示材料的“冷”加工,切割质量高,边缘光滑无毛刺。


绿光激光(GreenLaser):对透明材料如玻璃、蓝宝石的吸收率优于红外激光,在某些特定应用中是紫外激光的经济性补充。


精确定位与视觉系统:高分辨率的CCD相机通过识别面板上的对位标记(Mark点),实时修正加工坐标,确保每次切割都与面板内部的电路图案精确对准,精度可达±10微米以内。


应用场景详解:


全面屏/曲面屏外形切割:精准切割出手机的圆润R角,为整机ID设计提供可能。


异形开孔:用于前置摄像头、传感器等部件的刘海、水滴或盲孔切割,是实现高屏占比的关键工艺。


柔性OLED面板切割:在柔性屏的制造中,激光是唯一能实现对PI等柔性基板进行无损、高精度外形和线路切割的工具。


玻璃薄化:通过激光扫描与后续化学处理,可以对玻璃基板进行选择性减薄,以满足特定区域的轻薄要求。


偏光片与功能膜切割:精准切割覆盖在显示面板上的各层功能薄膜,避免层压后的二次冲型。


四、未来展望


随着Micro-LED、Q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兴起,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将进入亚微米时代。激光技术也将随之进化,超快激光(皮秒、飞秒激光)的应用将更加广泛,它们能以几乎零热效应的方式处理任何材料,为实现更微小、更密集的像素阵列提供终极加工方案。


结语


小幅面激光切割技术,以其精密的“光之笔”,在方寸之间雕琢着显示世界的无限可能。它不仅是当前高端显示面板制造的赋能者,更是推动未来显示形态持续创新的关键驱动力。在追求极致视觉体验的道路上,激光微细切割方案将继续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。


FAQ(常见问题解答)


1.问:小幅面激光切割和传统机械切割相比,成本是不是更高?


答:从单台设备的一次性投入来看,激光设备确实高于传统机械切割机。但进行综合成本分析(COO,CostofOwnership)时,激光切割往往更具优势。因为它省去了昂贵的金刚石刀轮及其更换费用,减少了因微裂纹和污染导致的废品损失,提升了整体良率。同时,其高柔性和快速换型能力降低了生产停顿时间,提高了设备综合利用率。因此,对于高附加值的中小尺寸高端显示面板,激光切割的综合经济效益更优。


2.问:激光切割会产生热影响并损伤周围的精密电路吗?


答:对于采用紫外激光的现代小幅面切割系统,基本可以避免这个问题。这得益于“冷加工”机制。紫外激光的短波长和高光子能量,主要作用是直接打断材料的化学键(光化学效应),而非通过热量熔化(热效应)。因此,其热影响区(HAZ)极小,通常小于10微米,远小于切割道与附近电路的安全距离,不会对周边的TFT薄膜晶体管或精密线路造成损伤。


3.问:激光可以切割多厚的玻璃?对于超薄玻璃(如<0.1mm)效果如何?


答:小幅面紫外激光切割非常擅长处理超薄玻璃。它能够稳定切割厚度从几十微米(0.05mm)到1.5毫米左右的玻璃基板。对于超薄玻璃,激光切割的优势尤为明显,因为机械切割极易导致其翘曲、破碎或产生贯穿性裂纹。激光的非接触和无应力特性,能够完美地保持超薄玻璃的原始强度和平整度,是目前加工柔性显示用超薄玻璃的唯一可行方案。


4.问:在切割异形孔(如摄像头挖孔)时,如何保证切割位置的绝对精确?


答:这是通过一套高精度的“机器视觉对位系统”实现的。在切割前,系统上的高分辨率CCD相机会自动寻找并识别预先制作在面板上的对位标记(Mark点)。控制系统会根据识别到的Mark点坐标,与预设的切割图形进行比对和坐标转换,自动补偿面板因放置、来料或前段工艺造成的微小位置和角度偏差,从而确保激光束能够精准地在预定路径上进行切割,对位精度可达微米级。


5.问:激光切割后的边缘是否足够光滑,还需要后续处理吗?


答:紫外激光切割的边缘质量已经非常高,通常呈现光滑、垂直的形态,可直接满足绝大多数应用的要求。其粗糙度(Ra值)远低于机械切割。在某些对边缘强度有极端要求的应用(如航空、军事)中,可能还会增加一道激光边缘抛光工序,即用较低功率密度的激光对切割边缘进行扫描熔融,使其更加光滑,强度进一步提升。但对于消费电子领域的显示面板,紫外激光切割后的边缘通常无需任何后处理即可直接使用。


推荐新闻

在线客服

提交信息,免费获取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