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007-1218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新能源电池极耳激光焊接缺陷分析

来源:博特精密发布时间:2025-11-07 12:24:00

新能源电池极耳激光焊接缺陷分析



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,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,其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与一致性受到广泛关注。极耳焊接作为电池电芯制造中的关键工序,直接影响电池的内阻、安全性和循环寿命。激光焊接因其能量集中、效率高、易于自动化等优势,已成为极耳焊接的主流工艺。然而,在实际应用中,焊接缺陷仍时有发生,严重影响电池质量。本文将对极耳激光焊接中常见的缺陷类型、成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。


一、常见焊接缺陷类型及特征


1.虚焊/未熔合


表现为焊接界面未形成有效冶金结合,连接强度不足。微观上可见焊缝边缘存在未熔化的母材或明显的分层。虚焊会导致电池内阻增大,局部过热,甚至在充放电过程中因应力集中而断裂。


2.焊穿


激光能量过高或焊接速度过慢导致极耳或集流体被烧穿,形成孔洞。焊穿会破坏极耳的结构完整性,引发电池内部短路,甚至造成电解液泄漏,存在严重安全隐患。


3.裂纹


包括热裂纹和冷裂纹。热裂纹多出现在焊缝中心,由于低熔点共晶物在凝固过程中被拉裂所致;冷裂纹则与氢致脆化和残余应力有关。裂纹会显著降低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和导电性能。


4.气孔


焊缝内部或表面存在球形或蝌蚪形空洞。气孔会减少焊缝有效截面积,引起应力集中,并可能成为腐蚀起始点,长期使用中加速性能衰减。


5.飞溅


焊接过程中金属蒸气剧烈喷发带动熔融金属向外飞散,在焊缝周围形成金属颗粒。飞溅不仅污染电芯内部环境,还可能刺穿隔膜,导致电池短路。


二、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


1.材料因素


-表面状态:极耳(通常为铝或铜)和集流体表面的氧化膜、油污、水分等会阻碍激光能量吸收,导致焊接不稳定。铝材表面的高反射率也对激光焊接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
-材料匹配:异种金属焊接(如铝-铜)时,因热物理性能差异大,易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,增加裂纹敏感性。


2.工艺参数不当


-激光功率:功率过低易导致未熔合,过高则会引起焊穿和飞溅。


-焊接速度:速度过快热量输入不足,形成虚焊;过慢则热输入过大,造成烧损。


-离焦量:影响光斑直径和能量密度,不当的离焦量会显著改变焊缝形貌。


-保护气体:流量不足或喷嘴位置不当会导致焊缝氧化,形成气孔和夹渣。


3.设备与工装问题


-激光器稳定性:激光输出功率波动、光束模式劣化会直接影响焊接质量。


-夹具设计:极耳与集流体之间的装配间隙控制不当是产生虚焊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夹具的压紧力和一致性对焊接质量至关重要。


三、质量控制与改进措施


1.工艺优化


-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系统优化激光功率、焊接速度、脉冲频率等参数,建立稳定的工艺窗口。


-针对高反射材料,可采用摆动焊接或双光束焊接技术改善能量耦合效率。


2.过程监控


-引入实时监测系统,如等离子体光谱监测、视觉检测等,及时识别焊接异常。


-对焊接过程中的声、光、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,实现缺陷的早期预警。


3.材料前处理


-加强来料检验,确保极耳和集流体表面清洁度。


-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去除氧化膜,必要时进行表面镀层处理。


4.设备维护


-定期校准激光光路,检查冷却系统和光学镜片状态。


-保证夹具定位精度和压紧力均匀性,减少装配变异。


结语


极耳激光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动力电池的性能与安全。通过深入分析焊接缺陷的形成机理,从材料、工艺、设备等多维度实施系统控制,可以有效提升焊接一致性和可靠性。随着在线检测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的不断发展,极耳焊接工艺正朝着“零缺陷”目标稳步迈进,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安全、更高效的动力保障。


推荐新闻

在线客服

提交信息,免费获取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