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007-1218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激光打标发黄怎么解决

来源:博特精密发布时间:2025-10-14 01:45:00

激光打标发黄,通常指在预期得到白色或灰色标记的情况下,工件表面却出现了黄色、金色或彩虹色的氧化层。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和美观度,还可能对某些要求高精度、高反差的追溯码(如二维码、条形码)的读取率造成负面影响。



一、原因深度解析:为什么会“发黄”?



要解决问题,首先要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。激光打标本质上是一个热加工过程。发黄现象主要与材料成分和激光加工参数导致的氧化反应有关。


1.氧化膜干涉显色(主要原因)


当激光束照射到金属表面(尤其是不锈钢)时,局部瞬间产生高温。在不使用保护气体或空气环境中,金属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,在表面生成一层极薄的透明氧化膜(主要是三氧化二铬或铁的氧化物)。


这层膜的厚度通常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,与可见光的波长尺度相当。当光线照射到这层膜上时,会发生光的干涉效应:一部分光在膜的表面反射,另一部分穿透薄膜在金属基底反射,两束反射光相遇后产生干涉。


根据薄膜厚度的不同,会增强或削弱特定波长的光。如果氧化膜厚度恰好增强了黄色光波的反射,我们人眼就会看到标记区域呈现黄色或金色。厚度继续变化,则可能呈现蓝色、紫色等其他色彩。


2.材料本身的影响


不锈钢:最常出现此问题。不锈钢中的铬(Cr)元素是形成氧化膜的关键。不同系列的不锈钢(如304、316)因其铬、镍、碳等元素含量不同,对激光的响应也不同,更容易产生色彩变化。


钛合金:钛在高温下极易与氧、氮反应,生成金黄色的氮化钛(TiN)或不同厚度的氧化钛薄膜,从而呈现从金色到蓝色的一系列颜色。


3.激光参数设置不当


功率过高/速度过慢:过高的能量输入或过慢的扫描速度会导致材料过热,促使表面过度氧化,形成较厚的氧化膜,从而引发色彩变化。


频率不匹配:频率影响了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和热积累。不合适的频率无法在“熔化”和“氧化”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

填充间距过大或过小:间距(Hatch)设置不合理会导致能量重叠不均,部分区域能量过高而发黄。


4.设备与环境因素


焦点位置不准:焦点偏离理想位置会导致激光能量密度发生变化,从而影响氧化程度。


镜片污染:保护镜片或聚焦镜片上有污染物,会衰减激光能量,为了达到标记效果不得不调高功率,间接导致过热发黄。


缺乏保护气体:在空气中进行打标是导致氧化的直接原因。


二、系统性解决方案:从预防到处理



解决打标发黄问题,需要遵循一个系统的调试流程。


第一步:优化激光打标参数(核心手段)


这是最直接、最经济的调整方式。目标是找到一组能实现“冷加工”或“浅层氧化”的参数,避免过度热输入。


1.尝试“降低功率,提高速度”:


这是首要尝试的方案。降低激光功率,同时提高扫描速度,可以减少作用于材料的热量,抑制过度氧化。这通常能得到更浅、更接近本色的灰色或白色标记。


2.调整频率(Q频):


对于光纤激光器,尝试提高频率。高频率意味着更密集的脉冲,单个脉冲能量降低,有助于减少热影响区,实现更“冷”的打标,更容易获得白色标记。


3.优化填充参数:


适当缩小填充间距。更密的填充线可以避免因间距过大而需要提高单次能量,使得能量分布更均匀,防止局部过热。


尝试不同的填充方式,如双向填充、优化填充等。


4.进行参数打样测试:


利用打标软件的打样功能,制作一个包含多组不同功率、速度、频率组合的参数矩阵进行测试。通过对比,快速锁定最佳参数组。


第二步:改变加工环境——使用保护气体


如果参数调整效果不佳,或对标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极高,引入保护气体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

气体选择:使用高纯度氮气(N2)或氩气(Ar)。


工作原理:在打标头处加装一个同轴或侧吹的气嘴,在打标区域形成一个惰性气体环境,将空气(特别是氧气)隔绝在外。这样就从根源上阻止了氧化反应的发生,打标后表面是通过材料的重熔或汽化形成的浅坑,呈现材料本身的银白色或灰色。


注意事项:气体压力和流量要适中,确保能覆盖整个打标区域且不干扰激光束。


第三步:设备维护与校准


清洁光学镜片:定期检查并清洁聚焦镜和保护镜,保证激光能量传输效率。


校准焦点:确保每次打标前焦点位置准确。可以制作一个焦点标定块,进行精确校准。


第四步:后期处理(对于已经发黄的工件)


如果工件已经打标发黄,可以尝试以下补救措施:


1.激光重扫:使用一组优化后的、更低功率和更高速度的参数,对发黄区域进行快速、浅层的二次打标,有可能将表面的黄色氧化层去除或改变。


2.物理擦拭:对于非常浅表的氧化色,可以尝试用无水乙醇或丙酮配合无尘布用力擦拭,有时可以擦除。


3.化学处理:使用稀薄的酸洗液(如硝酸或专业的不锈钢酸洗膏)短暂擦拭,但此方法有风险,可能腐蚀基底或改变表面质感,需谨慎测试。


4.机械处理:采用非常细的砂纸(如1000目以上)或研磨膏进行轻微抛光,但会改变工件表面光泽度,仅适用于非外观面。


三、总结与建议



激光打标发黄是一个典型的工艺问题,其解决方案遵循一个清晰的逻辑链:


首选:系统性地优化打标参数(降功率、提速度、提频率),这是零成本的解决方案。


次选:若参数优化无法满足要求,引入氮气或氩气作为保护气体,从根本上杜绝氧化。


辅助: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校准,保证工艺稳定性。


补救:对于已发黄工件,可尝试激光重扫或温和的物理/化学处理。


建议您在操作时,做好详细的参数记录,将成功的参数组保存到材料库中,以便日后快速调用,实现稳定、高效、高质量的激光打标生产。


推荐新闻

在线客服

提交信息,免费获取报价